
政務全搜索
高級搜索
我市玉米穗蟲主要包括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鈴蟲、三代粘蟲、桃蛀螟、甜菜夜蛾以及草地貪夜蛾等,均以幼蟲啃食雌穗籽粒或鉆蛀危害,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與品質。根據當前蟲源基數,結合氣象條件及玉米生長發育等因素分析,預計我市玉米穗蟲中等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261萬畝。
防治指標:百穗有蟲40頭。
防治適期:8月中下旬至9月初。
防治方法:近期天氣條件非常適合草地貪夜蛾遷飛落地發生為害,必須加強田間監測,一旦發現,立即上報并組織防控,藥劑可選用甲維·茚蟲威、甲維·高氯氟、氯蟲苯甲酰胺·高氯氟等。
其它穗蟲防治方法:
1.剪花絲法。玉米授粉后,將雌穗頂部1-2厘米及花絲一同剪去,并將剪去的花絲和幼蟲帶出玉米田處理;
2.藥劑防治??捎眉拙S·茚蟲威、甲維·高氯氟、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對準花絲噴霧防治。藥劑要輪換交替使用,科學安全用藥,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
以上病蟲混合發生時,可采用“一防雙減”“一噴多促”技術,用以上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施藥,病蟲兼治。防治策略上,以蟲害為主,病蟲兼治,加強生態控制,輔以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全面有效地控制玉米病蟲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