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市)民政局、財政局: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根據《民政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的通知》要求,現就我市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制定方案如下:
一、補貼內容
通過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購買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給予補貼。
(一)補貼對象。評估為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級,為其提供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在青島市內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以下簡稱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其中,享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老年人戶籍要求按青島市現行政策執行。正在享受特困人員供養救助待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補助的老年人不納入本次補貼對象范圍。
(二)補貼項目。包括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主要包括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急、助醫服務,以及康復護理、日間托養等服務;機構養老服務包括長期服務(入住機構時間在30天以上)和短期服務(即“喘息服務”,入住機構時間在30天以內)等。具體服務項目參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補貼項目清單》(見附件1),后續將根據上級要求及實際實施情況對清單內容適時調整。
(三)補貼形式。補貼資金通過“民政通”(含小程序、APP,下同)以電子消費券形式按自然月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
(四)補貼標準。電子消費券可以對補貼項目范圍內養老服務消費金額予以抵扣。具體抵扣比例和額度將在電子消費券中載明。抵扣比例及額度根據上級要求,適時調整(見附件2)。
正在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對于其符合此次補貼項目范圍內的養老服務消費金額,扣除已享受的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后,個人自付部分可通過電子消費券按規定比例予以抵扣。
(五)實施期限。自本方案印發之日起12個自然月。
二、資金安排
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85%,地方財政承擔15%。其中,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費用的地方配套資金,由區(市)負擔;其余項目地方配套資金,由青島市及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各負擔50%,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自行負擔。
三、實施流程
(一)個人申請。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或其代辦人(含老年人配偶、子女、其他親屬,以及村、社區工作人員,養老顧問,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等)按照自愿原則,通過“民政通”線上注冊個人賬號,并提交領取養老服務消費補貼的申請。區(市)民政部門應當通過多種方式為不便通過線上方式申請的老年人提供線下協助申請服務。
(二)能力評估。各區(市)組織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時,要堅持自愿申請原則,依據《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GB/T42195—2022)開展評估。本項目實施期間,老年人申請時,評估結果(包含長期護理保險評估結果)仍在有效期內的,不再重新評估;未進行過評估或評估結果已過期的,各區(市)委托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老年人經評估為中度以上失能的,其評估費用可通過能力評估電子消費券予以全額抵扣;老年人經評估為輕度失能或能力完好的,其評估費用由老年人自行承擔。
(三)電子消費券發放。對經審核符合補貼條件的老年人,“民政通”在5個工作日內向其個人賬戶發放首月電子消費券。后續每個自然月的第一天向老年人個人賬戶發放當月電子消費券。電子消費券有效期為1個月,當月獲得,當月使用,次月失效。
老年人因身體狀況變化等因素不再符合補貼條件的,其本人、代辦人或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應及時告知所在地區(市)民政部門,經區(市)民政部門確認后,將于次月停發電子消費券。
(四)電子消費券核銷。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進行養老服務消費時可通過電子消費券按比例抵扣相應金額。
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應將入住協議、服務情況、消費金額、電子消費券核銷憑證等材料及時上傳至“民政通”;老年人接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應將服務項目、服務情況、消費金額、收費憑證、電子消費券核銷憑證等材料及時上傳至“民政通”。
(五)資金結算。區(市)民政部門原則上應于次月10個工作日內對上一個月養老服務消費券核銷情況進行審核,并將審核結果提交區(市)財政部門復審;區(市)財政部門應于5個工作日內完成復審,并將復審結果反饋區(市)民政部門;區(市)民政部門收到復審結果后,應于3個工作日內向養老服務機構結算經核定后的上一個月電子消費券抵扣費用。
四、機構要求
電子消費券適用于自愿參與、信譽良好的養老服務機構、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其中,養老機構應依法辦理登記并在民政部門備案,且具有收住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服務能力;承諾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及《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GB38600-2019)等強制性標準要求;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未完成整改、重大信訪事件未解決等情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應依法辦理登記,經營范圍或業務范圍應包括養老服務,且具有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相應服務的能力;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未完成整改、重大信訪事件未解決等情況。民政部門委托的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應符合《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GB/T42195—2022)關于評估主體的有關要求,且不能參與提供由本項目補貼的養老服務,評估人員具備老年人評估師資質或通過專為本項目設計的有關資格考試。正被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養老服務機構、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不得納入本項目。
各區(市)要合理確定、及時更新參加項目的養老服務機構、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名單,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冊地、不同規模相關機構參與項目,不得以資金能力等為由限制其參與。
五、監督管理
(一)資金監管。市級民政部門開展項目的全鏈條督促指導。市級財政部門要指導區(市)財政部門按規定程序及時、足額撥付資金。各區(市)要結合本地實際細化風險防范措施,守牢資金使用紅線底線,一旦發現經營主體或失能老年人不符合有關資格要求,或存在騙取套取補貼資金行為,要及時收回補貼資金,并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二)評估監管。除現有評估機構外,各區(市)可根據工作需要按規定遴選新的評估機構(評估機構要符合前述機構要求),及時將機構信息向市民政部門備案。各區(市)要與評估機構簽訂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要加強對被評估老年人個人信息保護,禁止向不相關人員泄露評估結果。評估機構不得以虛假服務形式誘導老年人申領或套取補貼,一經發現,立刻解除委托關系,并追繳資金,對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三)服務監管。要通過線上線下、“人防”和“技防”等多種核查方式,加強對養老服務質量的抽查檢查,及時核實處理異常交易預警信息,防范出現虛假服務、以次充好等行為。各區(市)要組織養老服務機構簽訂誠信承諾書,禁止“先漲價后抵扣”“只折扣不服務”等行為,一經發現,立刻取消其參加項目資格,并追繳資金,對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六、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民政、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上級有關部署,按照“市級統籌協調、區(市)具體實施”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完善工作措施,確保項目實施有序推進、取得實效。民政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統籌協調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做好資金保障,將項目實施所必須的人員培訓、價格評估等工作經費納入預算。
(二)強化宣傳引導。要因地制宜積極開展項目組織實施培訓和宣傳工作,通過促消費活動、媒體報道、互聯網傳播等多種形式,深入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一線宣傳項目,不斷擴大項目影響力,積極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
? ? ? ? ??2.補貼標準.doc
? ? ? ? ??3.養老服務機構誠信承諾書.doc
?
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財政局
2025年8月1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