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开心成人网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久久久_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5)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5-06-25
字體大小: 打印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國政府正在采取積極措施應對這一挑戰。2024年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銀發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份《意見》強調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性,旨在以老年群體需求為基礎,推動銀發經濟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政府希望滿足老年群眾在多方面的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增進老年人的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銀發經濟概述

(一)概念內涵

《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開宗明義:“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這一定義明確闡述了銀發經濟的服務對象與本質內涵這兩個基本要素。

第一,從服務對象上,銀發經濟不僅僅限于60歲及以上的老年群體,還包含其他涉及養老準備經濟活動的人群,同時對應老齡階段的老齡經濟(老年經濟),以及未老階段的備老經濟等。在個體生命周期中,增齡是一個連續的生命歷程,應作為有機整體去統籌謀劃物質財富儲備和健康管理;在代際互動傳遞中,銀發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全年齡人群的共同參與。

第二,銀發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是跟銀發人群相關的所有經濟活動和行為的總和。所以它不僅僅是產業,也包括事業。有學者認為,產業與事業是一一對應的概念,銀發經濟也可被劃分為銀發事業和銀發產業兩個部分。從根本屬性上來說,事業具有福利性、公益性和公共性,而產業則更突出競爭性、營利性。前者強調社會公平和社會效益,側重滿足老年群體的基礎性、生存性養老需求;后者則注重效率與經濟效益,傾向于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高層次的產品與服務。二者相互聯系、彼此協同,共同構成銀發經濟的有機整體。

(二)發展背景

1.人口老齡化催生銀發經濟發展

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1年開始進入深度老齡化,2024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至15.6%,預計在2032年左右進入占比超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2021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4.2%,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22年上升至14.9%,2023年為15.4%、2024年為15.6%。根據育媧人口《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中方案”,預計中國在2030年左右進入占比超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后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7.4%,企穩一段后將再度上升至2084年及之后的約48%。

從老年人口規??矗捎谌丝诨鶖荡?,中國老年人口規模也是前所未有,位列全球首位。2024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超過2.2億,約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6.4%,大致每4個老年人口中就有1個是中國人。根據育媧人口《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中方案”,到2030、204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分別達2.6億、3.5億,約占全球老人比重分別為25.6%、26.5%。

從老齡化速度看,我國老齡化速度快且不斷加快,2001-201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年均增加0.2個百分點,2011-2024年年均增加0.5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隨著1962-1975年第二輪嬰兒潮出生人口逐漸衰老并進入生命終點,未來30多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快速深化。國際對比看,法國從老齡化到深度老齡化用了126年、德國用了40年、日本用了24年,中國只用了約21年;德國從深度老齡化到超級老齡化用了36年、法國用了28年、日本用了約11年,預計中國用10年左右。

分年齡結構看,中國高齡化問題也將日益突出。2023年中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近40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約2.8%。根據育媧人口《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中方案”,預計2030、2050、2070、2100年8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分別為3.7%、11.0%、18.6%、30.4%。

分區域看,東北、川渝地區老齡化明顯。分省看,2023年僅西藏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低于7%,人口年齡結構較為年輕;新疆、廣東、青海等11個省級以上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介于7%-14%,初步進入老齡化;河南、山西、陜西、浙江、內蒙古5個省級以上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大于14%,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安徽、河北等14個省級以上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遼寧高達21.1%、進入超級老齡化階段,上海、重慶、黑龍江、吉林、四川分別高達19.6%、18.9%、18.8%、18.7%、18.5%。

值得指出的是,未來二三十年即將步入老年的“新一代”老年人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預示著我國老齡事業面臨新機遇。一是受教育水平持續提升,接受新事物及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普遍增強;二是積累了一定財富,具有較強的養老產品和服務消費欲望與實力;三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自理狀態預期壽命將會不斷提高,從而大大減輕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對外部力量的依賴。這些新特點,使發展老齡事業、有效應對老齡化挑戰、妥善解決老齡社會問題面臨著新的機遇。

2.政策力推銀發經濟

政策層面,國家和地方層面均出臺多項政策扶持銀發經濟產業。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國家出臺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對如何推動銀發經濟發展作出具體部署。

在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養老消費、老齡健康、金融支持、銀發旅游列車等領域配套政策,如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持續制定發布老年用品產品、智慧健康產品和服務推廣目錄,累計推廣超千項健康、照護和家居產品,商務部、民政部將居家適老化改造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支持范圍等,推動銀發經濟政策體系持續完善。

在地方層面,目前已有16個?。▍^、市)結合實際發布了銀發經濟專項政策,同時也有很多地方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積極布局建設銀發經濟產業園。如浙江省在杭州市濱江區設立了浙江省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園核心園區;在杭州市上城區、嘉興市嘉善縣、麗水市云和縣分別布局銀發時尚、智能輔具、老年益智產業園區;在杭州市余杭區和紹興市柯橋區重點布局生命健康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1+5+N”銀發經濟產業園區格局。廣東省按照全省“整體規劃、一園多區、功能布局、錯位發展”的模式,全力推進銀發經濟產業園建設。其中,廣州市以廣州開發區銀發經濟產業園作為核心片區建設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深圳市依托國家(坪山)生物產業基地,建立康復輔助器具創新中心和智能康復輔具產業基地,借助“深i企”平臺打造“銀發經濟虛擬產業園”。

銀發經濟市場研判

(一)銀發經濟的市場規模

未來銀發經濟的規模,主要受到人口老齡化和消費水平增長兩大因素影響。從我國經濟增長前景看,如基于到2035年人均GDP翻一番的規劃目標,可將2035年的GDP預測為200萬億,GDP年均增速為4.78%。同時,近年來我國消費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之間的差距日益縮小,2019年已基本持平。

綜上,本研究設定了從2021年到2035年的三種人均消費增長速度,一是中等增長速度(年均增長5%),與GDP基本一致;二是低增長速度(年均增長4%),低于GDP增速;三是高增長速度(年均增長6%),高于GDP增速。參照發達國家在老齡化過程中人均消費增長速度的差異,老年群體的人均消費增長速度高于平均消費增長速度大約0.3個百分點。

以2020年為基礎,預測2035年和2050年的銀發經濟總體規模如下:人均消費水平高增長速度背景下,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為21.7萬億,占總消費比重為27.8%,占GDP比重為10.9%;2050年銀發經濟規模為63.50萬億,占總消費比重為35.0%,占GDP比重為15.9%。

人均消費水平中等增長速度背景下,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為19.1萬億,占總消費比重為27.8%,占GDP比重為9.6%;2050年銀發經濟規模為49.9萬億,占總消費比重為35.1%,占GDP比重為12.5%。

此外,在人均消費水平中等增長速度背景下,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八大類消費規模分別為:食品煙酒消費15.4萬億,衣著消費2.5萬億,居住消費13.2萬億,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2.9萬億,交通通信消費5.7萬億,教育文化娛樂消費2.7萬億,醫療保健消費6.3萬億,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1.1萬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是較為保守的估計,只考慮了老年人口消費部分,未考慮與老齡相關的投資,如養老設施建設投入、養老產業中的研發投入等,也未考慮居民與養老相關的金融、保險服務等市場規模。

若按2050年消費對GDP貢獻約可達到70%估計,考慮到相關投資以及以提高老年人社會經濟參與等所形成的經濟溢出效應,銀發經濟規??筛哌_GDP的23%或更高。

總體上看,銀發經濟以其自身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在拉動內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上升過程的疊加效應,即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以及老齡消費市場規模和在全人口消費中的比重不斷上升。這兩個上升的過程使銀發經濟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續攀升,保證了銀發經濟在拉動內需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持久、強大的動力。

(二)銀發群體消費行為洞察

1.銀發群體年齡分層與特征差異

根據《中國銀發人群年齡劃分及人群命名》標準,銀發人群被劃分為四個主要年齡段:銀發青年(55-64歲)、銀發中年(65-74歲)、銀發老年(75-89歲)和長壽老人(90歲以上)。不同年齡段的銀發人群在消費需求和能力上存在明顯差異。

銀發青年群體受教育水平較高,經濟實力相對較強,消費觀念較為開放,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較強。他們更注重生活品質和自我實現,在旅游、文化娛樂、健康養生等方面的消費意愿較高。例如,他們熱衷于參加老年大學的課程,學習攝影、書法、舞蹈等技能;喜歡選擇深度游、文化游等旅游方式,體驗不同的地域文化。

銀發中年人群傾向于居家養老,重視養老機構的醫療照護服務、服務質量以及適老化和安全程度。他們在旅游時更偏愛周邊和本地游,特別關注安全和醫療措施是否齊全。此外,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如觀看家庭情感類和親情類短劇等。

銀發老年人群和長壽老人對醫療保健和生活照料的需求更為突出。他們更關注養老機構的價格和費用、地理位置和交通便捷性。在消費上,他們更加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對價格較為敏感。

2.銀發群體消費觀念轉變

傳統觀念中,老年人被認為是保守、節儉的消費者。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老年人群自身條件的改善,他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新一代老年人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更開放的消費觀念和更強烈的品質生活追求。

他們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健康養生、精神文化和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例如,在健康養生方面,他們愿意為高品質的保健品、健身器材和健康管理服務付費;在精神文化方面,他們積極參與老年大學、文化活動和旅游等,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社交娛樂方面,他們通過社交平臺、老年社團等方式擴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交互動。

同時,銀發人群的消費決策逐漸從“性價比”轉向“價值感”。他們更加注重產品和服務所帶來的體驗和價值,而不僅僅是價格。例如,一些老年人愿意購買價格較高但品質更好的老年服飾,以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審美;他們也愿意選擇服務質量更高的養老機構,享受更舒適、安全的養老生活。

3.銀發群體消費領域與偏好

(1)健康養生領域

銀發人群對健康的關注程度極高,健康養生成為他們消費的重要領域。在醫療保健方面,他們對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的需求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因此對定期體檢、慢性病管理、康復治療以及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他們對家用醫療器械如血壓計、血糖儀等的需求也在增長。

在保健品方面,增進骨骼健康、增強免疫類產品備受青睞。他們購買保健品時會仔細研究成分、營養價值和功效。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老年保健品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其中功能性食品(如益生菌、維生素D)增速高達25%。例如,改善睡眠(占比52%)、調理腸胃(53%)和補血養氣(54%)是銀發人群對功能性食品的三大主要訴求。

(2)文化娛樂領域

精神文化消費在銀發群體中熱度飆升。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攝影、書法、舞蹈等課程深受歡迎,讓他們能持續學習、提升自我。旅游也是熱門選擇,他們偏愛節奏舒緩、文化內涵豐富的線路,如歷史文化名城游、海濱療養游等,既能欣賞美景,又能放松身心、增長見識。此外,老年文化活動不斷涌現,如社區舉辦的文藝匯演、民俗展覽等,豐富了他們的閑暇時光。

在文娛需求方面,銀發族更偏向閱讀養生、文學著作和歷史類書籍,而親情類、家庭情感類等劇情的短劇也深受他們喜愛。例如,銀發青年通過線上渠道(短視頻47%、直播課程49%)學習新知識的比例較高,對養生保健類內容(52%)尤為關注。

(3)日常生活服務領域

在日常生活服務領域,銀發人群追求便捷舒適。家政服務需求多樣,包括家居清潔、衣物洗滌等基礎服務,以及適老化改造,如安裝防滑扶手、無障礙通道等,提升居家安全性。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對健康的關注度只會有增無減。未來,與健康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消費將持續上揚。在預防保健領域,專業的體檢套餐、健康管理服務會更受歡迎,幫助他們提前發現潛在健康風險??祻妥o理服務也將迎來更大需求,如術后康復、慢性病康復指導等,助力老年人恢復身體機能,提高生活質量。

(4)時尚消費領域

傳統認知中“保守單調”的老年服飾市場正在經歷顛覆性變革。2024年社交媒體數據顯示,“中老年穿搭”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118%,16.8萬時尚博主專注該領域創作,中老年媽媽春季穿搭、海邊度假穿搭等細分場景內容互動量突破1000.5萬次。這種變化源于個體意識的覺醒、代際審美的反哺和產業端的創新。紡織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針對銀發群體的設計師品牌市場規模將突破800億元。

4.銀發群體消費渠道與方式

隨著數字化浪潮的推動,銀發人群積極跨越數字鴻溝,變身“沖浪潮人”活躍在互聯網上。有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60歲及以上網民規模達到3.71億人,占網民整體比例達15.6%,互聯網普及率為57.5%。銀發人群上網時長不斷增加,與年輕人一樣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和樂趣。

線上消費的便捷性讓越來越多老年人成為網購???。他們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健康產品、生活用品等,淘寶、品牌電商旗艦店和綜合電商平臺京東自營等成為了他們常用的購物渠道。例如,銀發人群在購買保健品、日用品等時,更傾向于在網上比較價格和選擇產品。同時,社交電商(如銀發直播帶貨)也逐漸受到他們的歡迎,2025年中國老年電商滲透率達45%。

然而,線下消費的體驗感和信任感依然重要。銀發人群在購買一些商品時,如服裝、食品等,還是會選擇到實體店進行試穿、品嘗后再做決定。此外,線下的老年活動中心、社區服務站等也是他們獲取信息和參與消費的重要場所。

銀發經濟下的新機遇

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到來,為滿足中老年人群體在衣、食、住、行、醫等方面需求,銀發經濟市場潛力巨大。

在政策扶持和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增長的雙重驅動下,預計未來中老年市場的核心增量需求將在以下關鍵領域:1)“衣”:養老服飾;2)“食”:老年食品、保健品;3)“住”: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臨終關懷、養老地產;4)“行”:銀發旅游;5)“醫”:醫療美容、醫療器械;6)養老金融。

(一)老年服飾:“悅己”意識覺醒,中老年青睞中國風、民族服裝等

隨著銀發群體“悅己”意識覺醒,服飾選擇更加多元化,越來越青睞線上購買,預計到2025年,中國中老年服裝行業市場規模將超2千億元。新一代中老年人群教育水平較高,退休后更加重視生活品質和社交活動,對服裝的審美需求進一步提升,推動老年服裝市場增長。特別是中老年女性,她們退休生活場景正從家庭單一空間向多元化空間轉變,開始嘗試新中式、簡約等多種風格服裝,通過多樣化的穿搭展現生活態度。從購買渠道看,線上購物越來越受銀發族青睞。根據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2“銀發族”消費趨勢報告》,與2018年相比,2022年銀發族的成交單量增長至3倍,購物用戶數增長至1.8倍,人均成交單量增長至1.7倍。

舒適性、便捷性和功能性是中老年服裝設計關鍵,中國風、絲綢錦緞材質、民族服裝等備受中老年青睞。為適應老年人的身體特征和生活需求,老年服飾在材質、剪裁、款式上需進行優化,確保服裝易于穿脫、柔軟舒適,并兼顧保暖和透氣性。近年老年女裝正打破傳統設計理念,融入時尚元素。從顏色看,鮮艷色彩如大紅(中國風)、翠綠等成為主流。從材質看,新型面料如棉質與絲綢、錦緞結合,既保證穿著舒適度,又增添服裝質感和時尚感。例如,民族服飾以其獨特圖案、精美工藝和濃郁民族文化氛圍,在抖音等線上平臺吸引眾多中老年女性消費者。此外,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孝心經濟”成為中老年服裝市場的重要推動力。越來越多子女選擇為父母挑選合適的服裝以表達孝心,購買行為從節日送禮轉向周期性、日常。

(二)食品、保健品:鈣片、奶粉、維生素和葉黃素等更受青睞

食品在老年消費市場中占重要地位,“適老化”產品迎來機遇。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食品的購買傾向性增強。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養老消費調查項目研究報告》顯示,老年食品在各類老年商品中購買率最高,占比超48%,緊隨其后的是服裝服飾、保健品、醫療器械。目前與兒童食品和女性食品等細分市場的多樣化相比,老年食品市場主要以沖調類和無糖糕點為主,難以滿足廣泛需求。食品品類面對廣闊市場和強勁需求,需進行“適老化提升”。

隨著老年人深入了解健康養生知識和健康意識增強,對保健品需求日益增長,預計到2028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將超5000億元。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新陳代謝減緩,導致身體機能下降,老年人對營養健康產品的需求更為迫切。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3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916億元,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067億元。

膳食補充劑占保健品市場主導地位,中老年人更偏好鈣片、奶粉、維生素和葉黃素等產品。保健品市場主要分為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VDS)、運動營養品、體重管理和傳統滋補四大類。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3年VDS市場規模占中國保健品行業近60%,消費者主要出于日常增強免疫力的需求選擇VDS產品。其中,鈣片、奶粉、魚油、維生素、葉黃素等品類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歡迎。例如,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對營養的需求變化,專為老年人設計的高鈣奶粉、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麥片、深海魚油等保健食品,有助于補充所需營養,維持身體健康。對于患有慢性疾病或身體虛弱的老年人,膳食補充劑如維生素D、益生菌等,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攝取營養,增強免疫力。從市占率看,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3年湯臣倍健在VDS市場的市占率為10.4%,穩居行業龍頭,其次是安利與健合集團,前十企業市場集中度低于40%,我國保健品市場仍具有較大的整合和發展空間。(膳食補充劑是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草藥或其它植物產品或氨基酸的產品(除煙草之外)。)

(三)養老服務:多樣化、精準化、專業化是關鍵

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是三種主要的養老模式,受傳統文化等影響,我國居家養老是主流。總量看,根據民政部、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3年,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達40.4萬個,養老床位823萬張,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擁有39張床位(2022年),與發達國家60-70張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從結構看,我國養老模式為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分別占96%、1%、3%,這與“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9073”養老模式發展目標,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比例分別為90%、7%、3%,存在一定差距。

養老服務領域受益于老齡化到來,打造更加多樣化、精準化、專業化的產品和服務是未來發展趨勢。目前,地產模式下的養老機構主要服務于高凈值老年人群體,且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導致高端機構床位入住率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具有公益屬性護理院和一般商業養老院等機構則面臨利潤微薄、服務能力不足、醫療嵌套度低等。因此,未來發展需更加注重產品和服務的多樣化、精準化和專業化。另外,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喪葬產業(臨終關懷、遺囑服務、殯葬服務、墓園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例如,日本在1998年頒布《臨終關懷法》,建立由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兩大支柱構成的臨終關懷體系。醫療保險制度主要提供資金支持,由國家負責,為老年人提供包括臨終護理、疼痛緩解在內的醫療服務。而社會保險制度則由地方政府和社會團體資助,旨在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輔助,包括居家護理和日間托養等服務。

(四)銀發旅游:文化休閑游等中高端產品將迎新機遇

中老年群體以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強勁的消費能力、充裕的空閑時間以及旺盛的文化需求等,為中老年旅游市場帶來新機遇。作為傳統休閑娛樂方式,旅游在成本上處于可接受范圍內,并能夠與親朋好友結伴出行,既鍛煉身體又有益身心健康,因此在老年群體中持續受到歡迎。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年中國銀發旅游者占國內旅游總人次的比例約為21%,銀發群體正逐漸成為我國旅游市場的關鍵客源。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到“十四五”末,我國出游率高、旅游消費較多的低齡健康老人將超過1億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萬億元。

當前,銀發旅游市場獲客主要依靠線下,線上成交較少,且市場上缺乏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目前,中老年旅游市場呈現賣方市場特征,需求大于供給,缺少全國性中老年旅游品牌,無論是在線旅游代理(OTA)還是傳統旅行社,很少有專門為銀發群體設計的產品服務,多數停留在營銷層面,未能深入到產品服務層面。

銀發旅游市場需求呈分層特征,從低價購物游到文化休閑游,其需求隨退休收入水平及旅行經驗豐富程度而變化。部分50/60后,由于幾乎無退休收入,沒有旅行經歷、剛使用手機等,所以傾向選擇低端購物游,而部分60/70后,有退休收入,有一定旅行經歷,手機使用習慣等,則更傾向文化休閑游。近年中老年人群對歷史文化濃厚、自然景觀優美的景點具有更高興趣度,旅游、教學、康養相結合的旅游模式更能滿足中老年需求。以新東方文旅為例,2023年新東方投資10億再創業,提出要“面向中老年人,提供有文化幸福感、有知識獲得感、有個人追求感的高品質文旅服務”。主打“深度文化游”,特色主題,如徽州環游記-五天四晚甄選之旅;每個團配備有1名文化講師、1名旅行管家以及1名優質導游;注重沉浸式深度體驗;滿足不同老年游客需求的產品等。

展望未來,隨著60、70后“黃金一代”逐漸步入老齡化,中高端旅游產品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旅游服務重要性愈發凸顯,預計2028年,銀發旅游市場規模將達約2.7萬億元,2024-2028年年均復合增速將達12.4%。

(五)醫療美容:渴望永葆青春推動抗衰產品發展

老齡化來臨,部分中老年人存在一定“容貌焦慮”,對醫療美容需求顯著增加。隨著老齡化來臨,老年人對醫療美容的需求增加,尤其是祛眼袋、雙眼皮手術、抗衰老等項目。根據德勤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2023年度洞悉報告》,30歲以上的熟齡消費者在醫美消費上支出較高且更為穩定,成為醫美市場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抗衰老需求強烈,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要求高于年輕消費者。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年,中國醫美項目的滲透率僅為5%,相較于日本的11%、美國的17%以及韓國的22%,醫美存在巨大增長潛力。

抗衰領域,隨著生活方式和化妝習慣變化,銀發族對永葆青春渴望推動抗衰老產品銷售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抗衰市場規模達1500億元。2024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強調:“發展抗衰老產業,推動生物技術與延緩老年病深度融合,開發老年病早期篩查產品和服務?!碑斍埃M者對抗衰老護膚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市場消費熱情持續高漲。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抗衰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22億元,其中,護膚品抗衰老、NMN保健品抗衰、其他抗衰產品占比分別為62%、30%、8%。隨著抗衰老護膚品和保健品成分的迭代升級,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抗衰成分的有效性,并通過使用護膚品和保健品進行抗衰老。根據艾媒咨詢數據,目前,68.2%的消費者通過健身進行抗衰老,62.4%的消費者使用護膚品,近五成的消費者注重飲食和服用保健品。

(六)醫療器械:眼科、心血管、骨科、口腔等耗材迎機遇

老齡化來臨,醫保體制日益健全,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和衛生費用保持增長,眼科、心血管、骨科、口腔等醫療器械迎來機遇。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動下,醫療器械行業呈現出長期穩定增長的需求趨勢。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數據,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3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接近2萬億元。醫療器械行業中游細分產品包括高端植介入耗材、低端醫用耗材、醫療設備和體內診斷等。隨著老齡化到來、醫保體制日益健全、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和衛生費用保持快速增長等,眼科、心血管耗材、骨科、口腔耗材等與中老年息息相關的醫療器械迎來新機遇。具體來看:

1.眼科: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患白內障等眼科疾病的風險增加。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統計,我國6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80%。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是目前治療白內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白內障手術需求量不斷上升,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

2.心血管:心腦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心血管介入器械作為高端植介入耗材市場占比最高的細分領域,市場空間巨大。

3.骨科:骨科疾病發病率與年齡高度相關。據衛健委發布的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近年中國65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達32%,70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患病率高達62%。2017-2022年,中國骨科植入器械市場規模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3.5%。

4.體外診斷(IVD):老年人對健康監測和疾病預防的需求增加,體外診斷作為非侵入性檢測手段,市場需求隨之增長。體外診斷技術的進步,如創新標志物的發現和診斷技術的更新迭代,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動力。根據醫械匯(ESHARE)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數據,目前國內IVD市場中,免疫診斷市場份額最高,占比約38%,化學發光因其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多項檢查,是目前主流的免疫診斷方法。

(七)養老金融:多元渠道儲備養老財富成主要選擇

進入老齡化社會,通過多元渠道儲備養老財富成為國民的重要選擇,養老金融市場迎來廣闊發展空間。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養老金融是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等金融活動的總和,養老金金融關注養老金制度安排與資產管理,養老服務金融致力于滿足老年人非制度化養老的各類需求,養老產業金融則為養老相關產業提供投融資支持。具體來看:

1.從養老金金融看,當前,中國養老金的第三支柱占比仍較低,有明顯提升空間。我國已經初步建立國際通行的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其中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由政府主導,財政兜底;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雇主和個人共同繳費積累;第三支柱為個人儲蓄養老計劃,個人自愿參加。目前,中國第一支柱占比近70%,第二支柱占比約30%,第三支柱仍在起步階段。相比之下,根據OECD數據,美國、德國第三支柱占比超30%,英國第三支柱占比近20%,日本第三支柱占比10%左右,存在一定差距。

2.從養老服務金融看,對于老年群體的投資需求以及養老保障需求,我國金融機構已陸續推出養老保險、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投資產品,其中養老保險類產品規模已超過6萬億。部分商業銀行還探索推出養老服務專屬品牌,以老年客戶切實需求為出發點,涵蓋金融安全保障、服務渠道簡化、養老場景建設、康養體檢就醫、金融知識宣傳等。

3.從養老產業金融看,當前我國涉老產業超90%的金融支持來自政府,政府主要通過專項債、投資基金、PPP等模式給予養老產業支持。

發展趨勢展望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涉老政策持續傾斜、老年人口消費能力提升,銀發經濟的未來展望和發展趨勢也備受關注。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和消費能力的提升,銀發經濟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銀發經濟的不斷發展,其產業結構也將不斷優化。傳統養老服務業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同時新興領域如智慧養老、銀發金融等也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將為銀發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為了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銀發經濟的服務模式也將不斷創新。例如通過引入智能家居、遠程醫療等新技術手段來提升養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通過發展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模式來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的需求等。

未來,銀發經濟預計會朝著如下幾個方向發展:

——標準化,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在銀發經濟中,標準化是確保產品和服務質量的關鍵。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他們對于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為了確保老年人能夠獲得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標準體系。這包括產品安全標準、服務流程標準、健康管理標準等。例如,在銀發制造業中,可以制定針對老年人用品的功能性、安全性和易用性標準;在銀發健康服務業中,可以建立針對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標準化流程,包括健康監測、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等方面。通過標準化,可以確保老年人獲得安全、可靠、高效的銀發產品和服務,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品牌化,獨特產品,獨門絕技,打造百年老店。品牌化是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獨特產品和獨門絕技的品牌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銀發經濟領域的企業應該注重品牌建設,通過研發創新、服務優化等方式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例如,可以針對老年人的特定需求開發專屬產品,如智能健康監測設備、適老化家具等;同時,還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康復護理服務等。通過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吸引更多的老年消費者,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規模化,現代企業,航母巨輪,行穩致遠。規模化是銀發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老年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銀發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不斷擴大規模以滿足市場需求。這包括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服務網點、提升運營效率等方面。通過規?;l展,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規模效益。例如,銀發健康服務業可以通過連鎖經營、品牌建設等方式實現規?;l展;銀發制造業則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方式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集群化,要素聚集,產業園區,創新引領。集群化是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要素聚集和產業園區建設,可以形成銀發經濟產業鏈和生態圈,促進產業的協同發展。在產業園區內,可以聚集大量的銀發經濟相關企業和服務機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配套服務體系。同時,產業園區還可以提供政策扶持、技術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支持,推動銀發經濟產業的創新和發展。例如,可以建設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吸引相關的研發機構、生產企業、服務機構等入駐;同時,還可以推動產學研用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精細化,選準賽道,精耕細作,不再跑馬圈地。精細化也是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銀發經濟市場中,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因此,企業需要選準賽道,針對老年人的特定需求進行精耕細作。例如,在銀發健康服務業中,可以針對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精細化服務;在銀發制造業中,則可以針對老年人的家居生活、出行安全等方面開發精細化產品。通過精細化發展,可以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化是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銀發經濟領域也在逐步實現智能化轉型。例如,在銀發健康服務業中,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老年人提供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在銀發制造業中,可以利用智能制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可穿戴設備也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手段。通過智能化發展,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銀發產品和服務。

——融合化,醫養康養文旅跨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化是銀發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人對于醫養康養、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銀發經濟領域的企業可以積極探索跨界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例如,可以將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養康養服務;同時,還可以將文化旅游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旅游體驗。通過跨界融合發展,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法治化,規范發展,行業自律,打擊非法。法治化是銀發經濟健康發展的保障。隨著銀發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和非法經營現象。因此,需要加強法治建設,規范市場秩序。一方面,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明確銀發經濟領域的企業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力度,打擊非法經營和欺詐行為。同時,還需要加強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意識,提高他們的維權能力。通過法治化建設,可以保障銀發經濟的健康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優質的銀發產品和服務。

(信息來源:新華養老週刊.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5).2025-06-20)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洛隆县| 贵州省| 文成县| 丰原市| 墨脱县| 大姚县| 柘城县| 锡林郭勒盟| 永泰县| 盐边县| 淮北市| 镇原县| 拜泉县| 全椒县| 凤凰县| 白银市| 额尔古纳市| 潢川县| 寻乌县| 监利县| 上高县| 白城市| 泰安市| 东乡县| 河北省| 台湾省| 蒙自县| 桂阳县| 青阳县| 台安县| 昆明市| 张家港市| 常熟市| 兴义市| 临泉县| 宁明县| 基隆市| 伊春市| 枞阳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