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施《國家僑務工作發(fā)展綱要(2016-2020年)》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市政府僑辦堅持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僑務工作發(fā)展綱要(2016-2020年)》為主線,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統(tǒng)籌推進為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協(xié)同發(fā)展,統(tǒng)籌推進國外和國內僑務工作全面發(fā)展,為推動我市率先走在前列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加強僑務經濟科技工作實效
堅決貫徹落實省、市重點工作決策部署,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深刻認識“雙招雙引”工作的重要性,發(fā)揮僑務資源優(yōu)勢,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助推我市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一)啟動實施“智匯青島引才計劃”
積極構筑我市海外引智工作平臺,與全美山東同鄉(xiāng)會聯(lián)合總會、法國山東商會、日本山東商會等有影響力、有實力的海外僑社團簽署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聯(lián)絡站協(xié)議》,今年新增6個海外人才聯(lián)絡站,截至目前達到35個。與聯(lián)絡站密切信息交流與合作,發(fā)布800多個海外人才需求信息,為我市科研院校和企業(yè)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拓寬了新渠道。對聯(lián)絡站引薦的項目,我們提供熱心周到的服務,狠抓項目落地,促成眾多世界頂尖專家團隊頻頻來青實地考察,促成一批項目和技術的合作,特別是將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頂尖的環(huán)境專家培祝先生領銜的團隊成功引進國際院士港,該團隊主要從事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研發(fā)及市場開發(fā),5年內產值可達5億元。
提升僑務品牌活動影響力,積極承辦“2018山東海外華商博士投資創(chuàng)業(yè)合作周”,精心組織“凝僑匯智 揚帆青島”項目合作交流洽談會、加拿大科技交流團專場推介會等活動,先后吸引了100多位華商博士攜帶100多個項目和專利技術來青洽談,為我市相關機構與企業(yè)與他們進行合作搭建了橋梁和紐帶。
(二)啟動實施“凝僑聚青引資計劃”
積極宣傳推介新舊動能轉換鼓勵政策,以政策為導向,瞄準高技術產業(yè)、產業(yè)集群項目,精準發(fā)力,引導華商僑企把項目更多地布局在我市。
促成總投資5億美元的世界500強華商、全球糧油加工產業(yè)三巨頭之一的豐益國際項目落戶我市,項目主要涵蓋:研究院、產業(yè)基地、智能制造三大板塊,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達到129億元。促成高技術項目青島弘芯電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qū),該項目將投資15億元建設芯片封裝、檢測及設計研發(fā)中心,這是我市急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鏈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8億元。另外,還促成了科瑞冷鏈物流產業(yè)園、澳大利亞莫特斯(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等推動我市高質量發(fā)展的好項目。
(三)促進僑務資源利用可持續(xù)發(fā)展
夯實海外僑務工作基礎,對現有僑務資源進行匯總梳理,不斷更新擴充數據,完善海外僑社團數據庫,形成有關600余家海外僑社團比較完整的資料,為拓展海外聯(lián)絡渠道、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進一步涵養(yǎng)僑務資源,組織開展“2018旅外重點僑領懇親與研習活動”,邀請13個國家31個僑社團山東籍僑領,參加了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qū)、西海岸新區(qū)“雙招雙引”推介活動,邀請我市專家為僑領作市情專題報告。
樹立大僑務觀念,緊緊抓住“2018山東儒商大會”、國務院僑辦“華創(chuàng)會”等重大涉僑活動時機,組織我市有關區(qū)市參會對接,聯(lián)絡邀請一批海外華商來我市參觀考察。今年以來,共接待旅法山東同鄉(xiāng)會等100多個來訪考察團組,進一步激發(fā)了海外僑胞回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二、擴大僑務外宣影響力
探索“僑務外宣+”工作模式,延伸外宣內涵,增強僑務對外宣傳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為青島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huán)境,擴大青島在海外的美譽度
(一)深耕“今日青島”僑務外宣品牌
突出區(qū)域性、代表性和影響力,精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市友好城市華文全媒體為合作對象,配合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重大活動,開展“相約上合--風從海上來”城市系列報道;圍繞“經略海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等主題,共刊播《今日青島》專版、專題130余期,圖文報道1000余篇次。
(二)依托華人“外媒”講述青島故事
加強與日本主流社會高度關注的亞洲通訊社合作,在其旗下的日文報紙《中國經濟新聞》開設青島專欄;與澳大利亞《第E快報》、西班牙《歐華報》等海外華文媒體合作開設《今日青島》中英文雙語版,以國外受眾愿意聽、聽得懂、樂分享的語言,更加生動有效地傳播青島好聲音。
(三)充分利用好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蝴蝶效應
今年6月,舉世矚目的上合峰會在青島召開,我們充分利用世界級盛會背后的城市機遇,組織舉辦了“新動能 新發(fā)展2018海外華文媒體青島行”活動,聯(lián)絡邀請愛爾蘭、阿聯(lián)酋、吉爾吉斯斯坦等1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華文傳媒高層來青集中采風,采風團以文字、圖片、聲音等不同形式,通過微信、微博、APP客戶端、Twitter等新媒體平臺全方位進行宣傳報道,有力促進了海外僑界和國際社會對青島的關注和了解。
三、豐富華文教育和僑務文化交流形式。
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和加快中華文化的推廣是我們與世界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的重要媒介和基礎,而民心相通是促進對外友好交流的重要前提。
(一)擴大華文教育國際朋友圈
我們積極回應海外華文學校提升漢語教學質量和水平的訴求,組織舉辦了2018海外華校校長團和馬來西亞教育考察團青島參訪活動,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qū)100余名華校校長來青交流訪問,考察我市教育文化資源,探討共享資源與交流合作。
(二)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推廣
發(fā)揮旅居新西蘭青島籍僑胞精通茂腔藝術的優(yōu)勢,推動其成立新西蘭山東藝術館暨茂腔博物館,為海外開啟了又一扇了解中華戲曲文化、了解青島的窗口。以僑為橋,搭建藝術交流合作平臺,組織舉辦“四海同心迎新春”僑界名家書畫聯(lián)展活動,激發(fā)了華僑華人書畫藝術家創(chuàng)作熱情,堅定了海內外僑胞的“文化自信”。
四、完善僑務法治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和不斷完善涉僑政策法規(guī),依法護僑、依法辦僑務,把保護廣大僑胞的合法權益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一)深化“一次辦好”改革
對標學習國內先進城市經驗,優(yōu)化流程,細化措施,強化專職工作人員業(yè)務能力,本著最大限度方便僑胞辦事的原則,將涉僑行政權力事項按最小運行單元進行“顆粒化”分解,并逐項編制了《服務指南一本通》,給辦事僑胞一張明白紙,放心紙。使歸僑僑眷身份認定等涉僑行政確認由原來承諾的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華僑回國定居審批縮短至2個工作日(公安核證后)即可辦結,實現我辦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時限大幅縮短,一次辦好完成率達100%,均為零成本。
(二)不斷提升僑政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學化水平
堅持定期在政務大廳綜合窗口現場解答疑問,現場辦件,運用歸僑僑眷證頒證系統(tǒng)平臺,對行政權力事項辦理環(huán)節(jié)實施全過程記錄,規(guī)范行政審批流程。累計接待海外華僑華人、歸僑僑眷來電來信來訪八百余件次,受到僑胞的一致好評。
(三)進一步加強依法護僑工作
舉辦了青島市“僑法宣傳月”集中宣傳系列活動,活動月期間,共解答咨詢千余人次,發(fā)放各種宣傳資料萬余份,為提高全社會對涉僑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提供了有效途徑,為推動僑務工作法治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深入推進“歸僑僑眷關愛工程”,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經費支持和政策,推動困難僑胞定向救助工作,走訪慰問困難歸僑僑眷和僑界代表200余戶,為僑胞辦實事、辦好事一百余件,讓僑胞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與澳中經濟科技文化促進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合作,為菏澤市67名貧困學生送去了兩萬余元的助學金和愛心禮物。
回顧今年一年來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清醒地認識到,與新時代新要求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比如:“雙招雙引”工作的專業(yè)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服務僑界群眾的方式有待進一步創(chuàng)新,僑務品牌活動的影響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019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壓緊壓實工作責任,以問題為導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大僑務工作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為僑服務理念,更加關注僑企的發(fā)展環(huán)境,更加關心僑界的民生改善,努力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