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8月17日訊??上合示范區絲路電商TIR跨境通道近日正式開通。未來,該通道將聚焦跨境電商業務,探索拓展“TIR+跨境電商”新業態,為“絲路電商”綜服基地提供高效物流支撐,助推上合組織國家間互聯互通與經貿往來。
數據顯示,2024年,上合組織成員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超3.2萬億美元,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上合組織國家間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也對物流運輸的時效性、精準性、靈活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TIR國際公路運輸作為“第四物流通道”,相較于航空、鐵路運輸,具備對基礎設施依賴性小、機動靈活、裝卸方便等特點,正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物流保障。
“TIR是在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基礎上建立的跨境公路物流模式,憑借統一的國際擔保系統,可在全球78個締約國之間實現跨境運輸‘一次申報、一車直達’。”傳化上合(青島)國際經貿有限公司招商運營總監梁天瀟介紹。跨境電商貨物在這里完成報關、驗收等通關環節后,可以全程不換車、不倒裝、免查驗,直接送到海外客戶手中,能夠極大地提高貨物運輸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據悉,今年前7個月,上合示范區發運TIR國際運輸車輛239輛次,同比增長134.3%;發運貨物貨值1.56億元,同比增長190.5%;總發運量及運行質效繼續保持全國首位。
高速增長的TIR國際運輸需求讓物流企業看到廣闊發展前景。上合示范區絲路電商TIR跨境通道開通當天,100臺TIR中置軸側簾車在上合示范區同時交付。濮陽市龍欣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龍介紹,與傳統TIR運輸車輛相比,中置軸側簾車一次可拖掛2個集裝箱,容積可增加至130立方米,且該車型的軸位布局相對均衡,能夠有效減少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的側傾和搖晃,提高長途運輸時的穩定性,切實為企業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區已開通中俄、中吉烏、中哈、中白4條TIR國際道路線路,初步構建起了國際公路運輸的區域樞紐。聚集14家具有TIR運輸資質的車隊,運力達389輛,運輸品類由4類增加至40類,包括食品、機械、電子設備等高附加值貨物,累計服務千余家外貿企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