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距千億GDP門檻僅一步之遙的平度,正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積極布局、砥礪奮進。
發展質效穩步提升,總投資139億元的122個技改項目實現納統,上半年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9.9%;5大優勢產業聚鏈成勢,青特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邁世嘉子午輪胎項目一期等一批大項目加速推進;夏糧實現面積、總產、單產“三增”,連續13年獲評“全國超級產糧大縣”,連續12年蟬聯全省產糧大縣“冠軍”……今年上半年,平度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答卷”。
在提質創優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生態宜居樣板區、民生幸福均衡區、社會治理引領區“五區建設”的關鍵之年,從培育新質生產力,到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從改善民生福祉,到全方位激發發展活力,平度奏響高質量發展的“五重奏”,正多維度、深層次地釋放自身發展潛力。
產業躍升,先進制造業“提質壯骨”
沖刺千億GDP,先進制造業發展是關鍵驅動力,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在于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烈日炎炎,東橡科技新材料項目二期現代化廠房內,自動化生產線“火力全開”,智能化設備有序運轉,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抓緊生產,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東橡科技新材料項目是山東省重點項目,由平度市南村鎮已落戶企業青島環球輸送帶有限公司投資。“二期項目提升了生產線自動化水平,實現了產品升級換代,可年產輸送帶2.1億平方米,是亞洲地區高強力輸送帶產能最大單體工廠,產能排全球前三。”公司總經理李坤輝介紹。能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科技創新。李坤輝告訴記者,為穩固行業領先地位,企業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牛鼻子”,年投入總收入4%的研發經費用于技術創新,“我們建有輸送帶行業全國最大密煉中心,擁有全國首臺超大型GN700、GN580密煉機和大型500雙錐雙螺桿擠出壓片機,在綠色環保、高效節能領域走在行業前列,競爭優勢明顯。”
這種專注創新、將“一米寬”產業掘至“千米深”的實例,在平度制造業并不鮮見。鋼研昊普的工程師團隊歷時多年技術攻關,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套超大型熱等靜壓裝備,把300噸級裝備的溫控精度做到±5℃,相當于在足球場大小的空間里控制每粒沙子的溫度;立博汽車變速箱的齒輪嚙合噪音被控制在35分貝以下,比圖書館翻書聲更輕微;花帝集團扎根平度,深耕細作食用香精香料研發、生產近30年,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3%,居國內前三……平度一批企業用匠心打磨技術,用創新定義標準,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平度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重要策略,持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示范企業創建成果顯著,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3家、同比增長16.7%,青島市創新型中小企業119家、同比增長101.7%。
在平度,機器轟鳴的車間與塔吊林立的工地交織成產業躍升的生動圖景。這里不僅有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更孕育著新興產業的勃勃生機。
“4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青島慈航機場項目與地鐵集團成功簽約,總投資38億元的遠景北方生產基地項目順利落戶,高溫合金、船用發動機、鋰電池負極材料等一批行業關鍵技術全國領先。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經驗入選全國低空經濟典型案例庫。”平度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平度聚焦“4+5+1+1”創新型產業體系,精準突破20條細分賽道。今年前7個月,累計落地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26個、總投資2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79%。
打破定式,用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
平度是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縣和青島市鄉村振興的主陣地,農業一直是其特色所在、優勢所在。平度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深挖潛力、培優特色、打造示范,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思維定式,堅持以工業化思維打造現代農業、以新興科技賦能農業轉型,鄉村振興片區建設彰顯新成效。
走進蓼蘭鎮的七河智慧化香菇菌棒生產基地,科技感撲面而來。與傳統農業給人的印象截然不同,香菇大棚內安裝了調溫系統、通風系統和傳感器,依托5G通信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傳感器將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實時傳輸到智慧平臺終端;工作人員通過安裝在手機上的軟件,實時監控各個大棚的情況,并遠程調控各個大棚的溫度、濕度、通風狀況,保證香菇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發育。
“智慧平臺還可以實時監測整個園區的香菇菌棒銷量、香菇產量、庫存量,以及用電用氣等能耗數據。”七河生物辦公室主任陶曉元一邊向記者演示軟件一邊介紹,“通過應用智慧化技術,整個園區實現了從進料、育種到生產、加工,再到儲運、銷售的全鏈條智慧化決策、智能化生產和精細化管理。一個人僅用一部手機,就可以管理20多個大棚,生產效率提高4倍,運營成本則降低30%。”
這是平度用工業化思維打造現代農業的縮影。“用工業化思維打造現代農業,就是將機械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無人機等工業設備有效應用于農業,并輔之以現代科學管理技術。通過改變傳統農業生產無序、依靠經驗、信息不暢、產業鏈條短缺等情況,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規模化和科技化,進而持續提升農業附加值。”平度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辛俊杰表示,這是推動平度農業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
在具體舉措上,平度一方面著力打造優質蔬菜、現代果業、生態循環等6大現代農業園區,集聚并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園區和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農產品種植實現集約化、規模化,農產品加工實現精細化、高端化。另一方面,聚焦重點農產品持續補鏈延鏈強鏈,做好“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文章,加快構建糧油、畜禽兩條百億級產業鏈以及蔬菜、果品等4條十億級產業鏈。
除了在打造現代農業高質高效方面不遺余力,平度在建設宜居和美鄉村、促進農民生活富裕富足方面也不斷發力。
數據最有說服力。上半年,平度創新聯農帶農機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6%,居青島區市首位。
惠民有招,“民生清單”變“幸福圖景”
發展的溫度,藏在教育、醫療、養老的細節里,體現在人們的高品質生活中。
平度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用“小財政”辦好“大民生”,高質量推進10件22項民生實事,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民生幸福均衡區建設取得新進展。上半年,民生支出59.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6.7%。
作為青島市屬龍頭中醫醫療集團——海慈醫療集團北拓的核心載體,海慈醫療集團平度院區新院區主體結構已封頂。
海慈醫療集團平度院區副院長崔仁剛介紹,新院區定位為平度市醫療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青島市北部中醫診療次中心。它將依托海慈醫療集團中醫底蘊和綜合實力,規劃設置齊全的臨床醫技科室,重點強化中醫特色優勢學科,同時提升急危重癥救治和復雜手術能力。
這是平度醫療發展提質的一個切片。醫療是民生之需。平度聚焦醫療服務高效便捷,加力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平度市婦幼保健院與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深度合作加快推進,平度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312處村衛生室完成改造提升,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84%。
教育是民生之基。今年以來,平度聚焦教育資源擴優提質,調整重組31個教育集團、惠及學生12.8萬人,威海路學校和廣州路小學北校區即將交付,58所幼兒園完成托育備案、新增學位2411個。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通過評估認定。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穩就業擴崗位、提升社會保障力度、新增小微停車場……平度著力解決好同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醫療、教育、居住、就業等現實利益問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更好地惠民富民安民。
8個安置區項目穩步推進,勝利路南、八里莊等2個安置區順利回遷、惠及群眾536戶,14個保交房項目竣工交付、3680戶群眾圓了“安居夢”,204個舊改小區改造成果持續鞏固……今年以來,平度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能級活力,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品質城市,生態宜居樣板區建設展現新圖景。
政治安全防線全面筑牢,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向好,金融風險防控成效顯著,平安建設水平持續提升……今年以來,平度強化依法高效、多元共治的系統思維,社會治理引領區建設開創新局面。
從車間的轟鳴到田間的豐收,從產業的協同到民生的溫度,平度上半年的“答卷”,寫滿了“質升量穩”的密碼:以制造業升級打造引擎,以特色農業夯實根基,以民生溫度提升幸福,以城市建設賦能品質,以精準施策重塑治理。這座城市正以多元協同的發展韌性,詮釋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