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解決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供需失衡問題,將服務企業發展舉措落到實處,近日,市運輸中心會同滴滴、大通等1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赴小青龍新能源賦能平臺開展專項聯動工作,在破解網約車過質保期維修難題的同時,為具備技術優勢的新能源維修企業打通市場渠道。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除新能源汽車品牌4S店外,我市新能源汽車維修企業也異軍突起,他們掌握新能源三電維修核心技術,積累了豐富經驗,自主研發的多項維修技術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然而,受限于信息壁壘等因素,難以與有需求的企業建立有效對接,導致該部分新能源維修企業面臨著“有技術缺市場”的困境。另一方面,我市自2017年將網約車納入《青島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有新能源車輛從事網約車行業,歷經近十年發展,新能源車輛占比已超過90%,其中大量在營新能源網約車已過質保期,面臨“維修渠道不暢、成本控制乏力”困境,維修保養難題逐漸凸顯。針對這一“供需錯位”現象,市運輸中心主動下沉企業,精準對接供需兩端,組織網約車平臺公司實地考察小青龍新能源的維修車間、檢修中心,詳細了解其電池維修技術能力、質量管控體系及收費標準;同時,協助維修企業梳理服務清單,針對網約車運營特點優化維修方案,推出符合行業需求的售后保障機制。通過搭建面對面交流平臺,雙方就維修周期、質保承諾、應急響應等具體事項現場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下一步,市運輸中心將持續跟蹤協作進展,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堵點問題,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維修市場對接機制,助力本土維修企業突破發展瓶頸,通過精準服務為構建高效暢通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注入新動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