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科技局:
人大代表劉魯強提出的“關于打造青島市海洋生物醫藥及生物制品產業集群的建議”收悉。現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政策支撐。出臺《以科技創新引領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嶗山區、西海岸新區為海洋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重要承載區。推動嶗山區集聚發展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醫用材料、功能制品、海洋基因等方面多點布局,在城陽區、即墨區、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區、青島藍谷等開展研發及成果轉化、產業化,形成產業集群,培育青島“海洋藥谷”。印發《青島市關于實施海洋之星企業倍增計劃的18條政策措施》,建立四個發展維度的海洋企業培育名錄庫,分層次推動鏈主企業體量倍增,開展海洋特色園區打造等六項工程,以海洋鏈主企業為重點,全力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做優做強。
(二)強化要素集聚。圍繞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等重點產業,聚焦標志性產業鏈需求,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產業化等方面的互補優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海洋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目前聯盟已吸納164家單位加入,包括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所等駐青高校院所,明月海藻等市內龍頭企業,蔚藍生物等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科技服務、銀行、基金等機構。支持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與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天鴻盛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福建師范大學等企事業單位創新合作模式,共建“膠類中藥聯合創新中心”“海洋植介入醫療器械聯合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制藥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等產學研聯合創新中心。其中,“膠類中藥聯合創新中心”圍繞物質基礎、作用機制、產品研發深入推進項目合作,目前正在推進I期項目建設。
(三)強化項目建設。立足海洋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依托嶗山區中心城區、大北海兩大片區的聯動協同,聚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海洋特色醫藥科研創新樣板區,培育青島“海洋藥谷”。梳理完善海洋生物醫藥重點項目庫,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嶗山區海洋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項目在內總投資超371億元的37項重點項目建設。制定海洋領域高質量招商引資工作方案,錨定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精準招商,梳理國內外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企業237家,形成招商引資路線圖。新簽約引進RCEP醫療健康創新體等海洋生物醫藥項目29個,總投資231.47億元,占全部項目的近20%。
二、下步工作
(一)加強頂層設計。落實《關于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全面推進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的意見》,修訂完善“海洋15條”政策,加大對海洋生物制品產業支持力度。優化青島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政策,實施海洋之星企業倍增計劃,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開展高成長性海洋企業評選活動,加快培育一批引領性、成長性、創新性強的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企業。
(二)聚焦項目建設。重點推動嶗山區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建設,形成產業集群。在集聚區內部建設海洋先導化合物發現、結構優化與合成、藥效評價、藥理毒理測試、高端制劑技術等一系列專業化、標準化平臺,全面提升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提高公共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瞄準“4+2+4”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緊緊圍繞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持續引進落地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大項目好項目。
(三)培育引進人才。積極對接企業需求,大力引進高端復合型人才。用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人才專項實施細則》《青島市現代海洋英才激勵辦法(暫行)》等人才政策,積極對接企業需求,大力引進高端復合型海洋人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人才動能。通過長短期聘用等柔性引智方式,引進知名學者參與并指導“藍色藥庫”開發,在青島聚集、虹吸“藍色藥庫”開發核心隊伍。
?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
2025年3月20日
?
(聯系人:張思聰,聯系電話:85886631)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