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聚光燈下,一場簽約儀式引人注目。當阿斯利康制藥(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嘉怡與青島高新區管委常務副主任盧陽握手時,一個價值1.36億美元的新承諾就此誕生。
這早已超越了一次性的商業合作,更像是一份長期承諾的再次兌現,也是阿斯利康第三次為青島投下的信任票。至此,這家全球生物制藥巨頭在青島的總投資額已攀升至8.86億美元。
究竟是怎樣的吸引力,能讓阿斯利康一次又一次將籌碼押向青島?答案,就藏在青島服務的效率與溫度里。
一切的起點,要追溯到2023年的那個春天。當時,阿斯利康帶著4.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叩開了青島高新區的大門,計劃在這里建設一個世界級的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項目投產后將結束山東省沒有跨國藥企生產制造項目的歷史。
對于雙方來說,這是一場彼此看中、一拍即合的攜手同行。阿斯利康看中的,是青島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以及打造“中國康灣”的宏大愿景。而青島高新區向阿斯利康展示的,則是一份超越期待的誠意——“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承諾。
承諾如何兌現?當阿斯利康項目在2024年1月破土動工的那一刻,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便正式鳴槍。為了給這個“標桿”項目保駕護航,青島高新區迅速啟動“1+9+N”服務模式:1個項目專班作為核心引擎,9個核心部門緊密聯動,N個協同單位提供全力支持。
時間仿佛被按下了快進鍵。項目啟動,通常數月才能走完的規劃公示流程,僅用30天便告完成;緊接著,復雜的施工圖審查在20天內高效通過;服務的效率還體現在審批環節的“無縫銜接”上,當總包合同簽訂的墨跡未干,施工許可已然到手。
建設現場更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僅僅8個月廠房主體便拔地而起,成功封頂;又過4個月,項目全面竣工。從一片空地到一座現代化工廠,全程僅用12個月。
這串令人驚嘆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堅守,是“24小時預審通道”里永遠亮著的燈火,是“三提前、三同步”機制下環環相扣的默契,更是服務團隊“一對一”跟進,為企業精準化解的800余項難題。當項目最終提前25天完成竣工預審備案時,阿斯利康的管理層看到的,早已不只是一棟冰冷的建筑,而是一種說到做到的“中國效率”和一種勇于擔當的“青島精神”。
正是這種將承諾變為現實的速度,讓阿斯利康的信心從最初的“選擇”逐漸沉淀為后來的“篤定”,后續兩次增資正是對“青島速度”的回應。而第三次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1.36億美元加碼,則是阿斯利康將青島納入其全球核心戰略的明確信號。
此次擴建新增的灌裝生產線的核心,主要生產“倍擇瑞?令暢?”等用于治療呼吸道疾病的吸入產品。據悉,項目將于2027年破土動工,2030年完成設備安裝并進入驗證階段。一旦獲批,這條凝聚著尖端科技的產線將立刻啟動,源源不斷地將藥品送往全球。屆時,阿斯利康在中國乃至全球呼吸疾病領域的供應能力都將迎來一次意義非凡的躍升。
“阿斯利康始終致力于深耕中國,與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助力中國成為全球醫療健康創新的重要樞紐。本次在進博會上宣布的青島基地擴建項目,體現了我們對中國創新生態的信心,以及我們攜手推動科學進步與共同健康的愿景。”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尹思睿表示。
對于青島高新區而言,阿斯利康在青島落下的不只是一座工廠,更是一個集區域總部、創新中心、產業基金于一體的“生態雨林”。這個雨林,將吸引上下游企業,帶動呼吸診療、罕見病治療等全產業鏈的升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