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定扛牢“穩增長、惠民生、管行業”職責使命,實干擔當、奮勇爭先,推動全市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堅定扛牢穩增長職責使命,住建經濟底盤穩中向好
一是加力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出臺住房“以舊換新”、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等12條房地產新政,持續放大政策拉動效應。堅持“雙線協同、內外聯動、團散結合”開展促銷,線上搭建購房超市、組織云端看房,線下舉辦“住福青島”系列房交會,積極開展移動房交會、移動售樓處、“五進”群團購等各類活動,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全力防風險、穩民生,完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動延期交付風險有序出清。
二是全力推動建筑業提質增效。制定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清單,“一企一策”做強龍頭企業,助力11家企業晉升一級資質,全市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達190家、居全省第1。鞏固拓展建筑業保證保險試點成效,盤活企業資金3.3億元,持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二)堅定扛牢惠民生職責使命,城鄉宜居品質煥新提升
一是持續深化試點示范建設。推動全國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建設,高效實施71個地下老舊管網更新改造、污水管網全覆蓋、市政設施補短板、老舊片區更新改造項目。做實做細全國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出臺《歷史建筑及傳統風貌建筑防災減災安全改造技術標準》,協同推進黃臺路片區等18個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2.8萬平方米保護建筑修繕。連續5年入選全國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加快構建城市體檢、城市更新一體化推進機制,住建部推廣“檢”以致“用”青島模式。
二是扎實開展市政設施建設。開工雙山隧道等重點項目,統籌推進膠州灣第二隧道、長沙路打通等89個市政道路項目建設,亞洲最大開挖斷面市政交通隧道—唐山路隧道順利貫通;建成麥島路、浮山全民健身中心等25個停車場項目,新增泊位5000余個;推動27座市管橋隧智能化建設改造,實現東岸城區快速體系橋隧感知設備全覆蓋。新建燃熱管線114.3公里、綜合管廊4.3公里,新增城市集中供熱面積157萬平方米、海綿城市達標面積4.1平方公里、電動自行車充電端口8312個,完成路燈節能改造6045盞,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
三是深入推進舊城舊村改造。啟動改造53個老舊小區,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回頭看”,打造“喚醒全齡友好空間”改造品牌;扎實推進136個城中村改造,22個村、1.8萬套安置房基本完工,4個村、3000戶居民喜遷新居,市民居住更加安心、舒適。
四是健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籌集保租房651套(間),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2萬戶、4861萬元,完成實物配租288套。在全省率先配售京口路、開封路913套配售型保障房,全國配售型保障房輪候庫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相關經驗做法獲央視《焦點訪談》報道。以“好地塊、好設計、好建造、好配套、好環境”為核心加快好房子建設,全省好房子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
五是穩步提升村鎮建設水平。成立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聯盟,舉辦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現場觀摩暨鎮銀企重點項目推介會,助力省市兩級試點鎮116個重點項目建設。大力開展農房節能改造,開工5.6萬戶、完工1.12萬戶,均居全省第一。動態開展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危房改造,年度566戶改造任務全部開工、完工率超75%。
(三)堅定扛牢管行業職責使命,改革創新轉型持續深化
一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建設。拓展全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成效,建成綠色建筑649萬平方米,完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量705萬噸,推動3個項目入選全省超低能耗與近零能耗建筑典型案例。開工裝配式建筑212萬平方米,2項新型工業化技術入選住建部第一批裝配式建筑可復制可推廣技術體系和產品目錄。
二是縱深推進數智轉型升級。加強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建設,培育智能建造項目試點10個,在全國智能建造試點評估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實施《智慧住宅小區-數字家庭建設指南》入選住建部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清單。在全省率先將DeepSeek大模型引入房建市政招投標領域,推行人工智能輔助評標機制。
三是筑牢守穩質量安全防線。深化拓展先驗后收保維修“青島住宅+”模式,參與主編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住宅分戶驗收交付標準》,推動青島做法升級為“全省方案”。抓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主線,扎實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專項行動,對全市在建房建市政項目實施網格化監管,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二、存在問題
回顧上半年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我市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過程中,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還需繼續努力,影響市民生活品質的一些短板弱項尚未完全補齊,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有待探索完善。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一以貫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力攻堅、真抓實干,推動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挑大梁”,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住建力量。
(一)聚力推動行業發展增效。全力以赴穩預期、擴需求、優供給、防風險,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深入推進建筑業深化改革試點工作,積極助企提資質、拓市場、解難題,保持建筑業產值穩步增長。
(二)聚力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堅持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探索建立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實現主城區城市體檢全覆蓋。實施53個老舊小區改造,推進12.2萬套城中村安置房建設,10個村、8000戶以上居民完成回遷。穩步推進膠州灣第二隧道、雙山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唐山路快速路主體完工,新增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建成4處立體人行過街設施。
(三)聚力保障群眾安居宜居。建籌保障性租賃住房1000套(間),配租3000套(間),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萬戶,培育“好房子”試點項目15個以上。實施5萬戶以上農房節能改造,創建100個農房節能改造示范片區,完工566戶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
(四)聚力深化綠色數智轉型。持續放大全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和智能建造試點效應,加快數字住建平臺建設,新增綠色建筑1200萬平方米,開工裝配式建筑400萬平方米,培育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項目20個以上。
(五)聚力守牢質量安全底線。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面排查整治住建領域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持續深化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推廣班組建設管理新模式,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有效防范一般生產安全事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