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开心成人网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久久久_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 2020年經濟發展情況與2021年經濟發展計劃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1-03-30
字體大小: 打印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

2020年經濟發展情況與2021年經濟發展計劃

 

一、2020年經濟發展情況

2020年,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以下簡稱“青島自貿片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和市委“十五個攻勢”工作部署,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五大產業為重點,精準施策、強力攻堅,最大程度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嚴峻多變的外部環境對區域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攻堅克難、奮起直追,在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區域經濟運行總體呈現逐步趨穩、穩中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質量效益持續改善,基本完成全年計劃目標任務。

(一)經濟遇挫后快速重啟,下半年發展穩步回升。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2020年,片區新引進市場主體15933家;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61億元;完成實際利用外資5.07億美元,同比增長85%;完成外貿進出口1108億元,總量位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長13.7%;實現限上批零企業銷售總額1514.27億元,同比增長5.05%,占全市限上批零住餐企業銷售收入的17.04%;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69.97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港口吞吐量3.27億噸,同比增長4.4%,占整個青島港吞吐量的一半以上;實現集裝箱吞吐量206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6%,占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的94.1%。

重點項目加速推進。英國BP與山東港口合資的原油貿易公司注冊成立;海豐國際設立全球航運物流中心,一期總投資50億元,到位外資3億美元;東北亞水產品交易中心暨國際生鮮冷鏈交易平臺項目簽約落戶,建設北方最大肉類及水產品物流交易基地。2020年,片區落地各類過億元項目63個,其中5億元以上重點簽約項目9個;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3個,同比增長550%,列全市功能區首位;引進中國500強項目5個,中國服務業5001個;截至2020年底存量在建、待建重點項目102個,總投資372億元。

疫情防控常態化進行。區內863家企業、共計18435名企業員工進行了核酸檢測采樣,實現應采盡采、應檢盡檢;落實兌現減稅降費、產業發展和惠企穩產政策措施,累計撥付各類扶持資金3.5億元;為2000余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和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1400余萬元。成立企業服務專班,做好重點企業用工監測,協助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

(二)“制度創新”催生新動能,助力區域營商環境提質。

以總體方案為引導,形成量多質優創新案例。截至2020年底,青島片區承接106項試點任務已實施98項,形成92個創新案例,3項創新舉措獲國家部委備案,13項首創型案例入選省“最佳實踐案例”,新一批4項首創型案例報商務部預熱,繼續領跑省內三片區,在全國同批新設自貿片區中位居前列。

以港航物流為重點,推動口岸營商環境創新。首創的“貨物儲運狀態分類監管”模式破解倉儲業態難題,為我省唯一通過國務院聯席會議的創新案例,有利提升“航貿金”營商環境;首創海鐵聯運貨物“全程聯運提單”,形成“一單到底+一票結算+一次委托+一口報價”的“一單制”模式,2020年海鐵聯運完成95.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2.9%首創保稅鐵礦混礦“隨卸隨混”監管模式,混礦準備時長由6天壓縮至1天,混礦效率提高至4200/小時,同比提升20%;首創進口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新模式,通關時效總體縮短75%以上;首創出口成品油“云計重”快速鑒定新模式,實現了“零待時、無接觸”遠程計量,每年可為出口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約800萬元;首創進口大宗商品智慧鑒定監管模式,大幅提升大宗商品的鑒定效率、港口周轉效能,為港口增加直接經濟效益4000萬元,預計每年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3億元;完成國內首票艙單狀態下無需報關的國際中轉集拼業務,通關時間比韓國釜山港節省1.5天。

以五大產業為重點,推動助企營商環境創新。圍繞企業需求,在現代海洋、國際貿易、現代金融等方面大膽試、大膽闖,全國首創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新模式,地煉企業采購成本可節省22/噸;全國首創原油進口“先放后檢”模式,海關總署予以認可并向全國推廣,每船次為企業節省2天時間、10萬美元費用,吸引英國石油、俄羅斯石油、荷蘭殼牌等原油巨頭業務布局青島;全國首創生物樣本進口“清單式”監管模式,助力海洋基因檢測垂直崛起。

(三)“五大產業”融合發展,推進“三地”建設升級。

貿金耦合發展輪廓顯現。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通過金融和貿易的支撐進一步促進航運事業的快速發展,形成運行完整、通暢的發展生態。在航運物流方面,片區航運物流類企業已達996家,其中規上企業72家;在全省率先開展海鐵聯運過境集拼試點;中倉登倉單登記與流轉平臺注冊,系全國唯一倉單登記流轉平臺;新開通東南亞鮮品快線等10條;新增海鐵聯運線路4條;首發陸港海鐵聯運進口班列3條。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傳統優勢繼續保持,原油、鐵礦砂、橡膠、銅礦砂和紙漿五個貨種的進口份額占全市約15%,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完成項目注冊,外貿前10強、前100強的頭部企業實現外貿額分別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37%、81%;啟動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業務,181萬桶阿曼原油完成交割;引進油品貿易企業200余家;啟動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業務;進口芝麻、高粱等品類小宗農產品口岸吞吐交易量占據全國絕對比重。在現代金融領域,引進各類基金管理人30家,基金管理規模超過240億元;新增金融機構、投資類企業49家;“貨兌寶”金融服務平臺上線并完成全國首單業務,榮獲2020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優秀案例、中國產業區塊鏈創新獎;創新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數字倉單質押業務;與世界500強、日本最大非銀行金融機構和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歐力士簽約;浦銀金融在全省率先實現單機單船業務突破;推出全國首個基于關稅大數據的線上融資產品——關稅e貸;成立青島跨境基金中心,規模50億的三峽綠色產業基金成功落戶;國內首個新元融資業務、首家中歐國際交易所落戶;首個財金平臺經濟項目投入運營。

新消費策源能力逐步提升。發力跨境電商新業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37.19億元,占全市的68.5%,同比增長超9倍全國首個中日韓消費專區加快推進,跨境電商中心投入運營;百盛云通東北亞跨境電商中心倉落地開倉;全省首單9710、9810試點落地。河南易通、百世物流、聯合恒通等跨境電商重點項目簽約;電商直播新經濟培育初具規模;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平臺進口商品量連續4年排名全省第一;二手車出口量、出口額均排名全國第二;國內唯一德國電商協會辦事處落戶;日本最大跨境電商平臺豌豆公主、日本阿童木商城等一批國際新消費合作項目落戶。培育服務消費新模式,全省首個青港深三方聯營律師事務所開業;全省首個外資旅行社注冊成立;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公司注冊落戶;全省首家中德技術產品交易平臺建成運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全球維修和保稅研發業務正式開展;中東歐創新中心國際合作項目落戶;生活類機器人垂直電商平臺“TTR生機匯”正式啟動;引進文化類項目40個,在省內率先實現版權出口業務。

先進制造產業磁吸化集聚。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沿黃流域7個省份387家企業;賽輪集團“橡鏈云”在細分領域打造工業互聯網品牌,并以此為依托打造橡膠全產業鏈;總投資218億元的芯恩半導體項目一期設備調試,富士康高端封測項目提前主體封頂,綠聯智能制造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并以芯恩集成電路為核心,在新區和青島范圍內形成高端制造全產業鏈;越疆“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應用示范基地項目完成設備安裝。聚焦基因科學新技術,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測序儀在片區投產,基因測試用生物芯片正式上市,酶試劑工程車間完成設備安裝;海洋生物領域基因測序能力和基因數據庫儲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基因生物合成能力中國前三位;全球三大草本植物基因編輯生物技術企業之一的清原項目建成投產;KINGDRAW化合物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覆蓋153個國家,集聚60多萬專業金卓用戶,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學結構專業化平臺;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完成升級建設,先后服務青島、北京、河北等地疫情防控。

(四)“創新策源”能力提升,探索高質量發展“自貿路徑”。

引育科創主體,形成要素集聚。引育省市級科技創新中心11個,同比增長57.14%;雙創中心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小微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引駐項目128個,同比增長24.3%;10家企業分獲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創新基地以及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創意產業園運營5個月集聚新興創意企業超過100家,吸引位居國內平臺營銷機構榜第一位的尊道傳媒入駐;片區國有平臺公司入選高新技術企業,并作為全市首家國有平臺公司在新三板上市;《CIMOS城市大腦智慧園區平臺建設運營導則》系全國唯一、全國首創。

開展國際合作,深化基礎研究。中德智慧園區贏得2020ROI-EFESO工業4.0獎,成為首個獲得德國工業4.0獎的中國企業;清原創新中心成功上市4大專利化合物,占2010-2020年期間全球新批準除草劑品種1/4,產品通過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驗收,累計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09項,國家發明專利175項,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與國內外153個科研院所開展435個項目合作,“火眼”實驗室助力全球疫情防控,服務181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片區研發投入3.6億元,同比增長20%

構筑創新梯隊,提升企業動能。華大基因研究院、黑貓炭黑入選首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海永順通過省瞪羚企業認定。澳科儀器通過省“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百思特等16家企業通過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海爾智研院等5家企業通過市級技術創新中心認定;圣美爾等6家企業通過小微企業技術改造申報審核;科萊爾等55家企業成功入庫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海爾特種制冷電器項目、今墨堂藥物安評中心項目入選2020年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沃邦雙創孵化器被認定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中德生態園榮獲青島市新僑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稱號;九維華盾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證書;圍繞集成電路研發,引進芯恩項目核心團隊600余人,集聚港澳臺及外籍人才84人,博士30人、碩士172人,遞交253項基礎專利申請。

二、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挑戰依然嚴峻,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預計將長期影響全球經濟,并由此帶來更多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六穩”“六保”壓力較重。因此,我們要充分估計經濟發展形勢的嚴峻復雜,全力以赴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同時,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國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方向不變、決心不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賦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權,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這要求我們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和開放高地優勢,進一步激發自貿試驗區發展新活力、打造發展新優勢,進一步突出自貿試驗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

2021年青島自貿片區經濟發展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執行省、市、區工作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規范并軌”,處理好事業單位改革和穩定的關系,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重要部署,緊密結合國家試點任務舉措和重點領域突破,著力打造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區、“雙招雙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引領區,吸引全球資源要素集聚,推動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推動青島自貿片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2021年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為: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0%;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7%;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

三、2021年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舉措

為確保完成2021年全區經濟發展計劃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創新攻堅戰”,構建統籌全域發展新機制。

打好制度創新攻堅戰。深化106項試點任務實施,重點聚焦8項存在中央事權政策障礙和15項無項目主體試點任務;堅持制度創新核心地位,做好制度創新案例的常態化征集和提煉,在五大產業發展、營商環境、通關水平等重點領域形成“青島特色”引領,全年爭取形成兩批共80項創新案例匯編,15項創新成果在全國或全省復制推廣;配合籌備好山東自貿試驗區兩周年評估系列工作;開展山東自貿試驗區2.0版暨青島自由貿易港方案研究。

打好載體創新攻堅戰。深化“區關港”聯動創新模式,推動《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2021年度工作要點》事項落地落實;開展創新研究與前瞻性設計,探索大宗商品現貨保稅交易制度復制推廣路徑;研究復制推廣北京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創新成果,加快資本金融、航運貿易、科教服務、醫養健康、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對標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歐投資協定、CPTPP協定、跟蹤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等,加大開展壓力測試力度。

打好聯動發展創新攻堅戰。推動前灣綜合保稅區逐步落地21項改革試點政策,開展3.0版全品類全業態全流程分類監管改革創新,發展保稅維修、研發設計、融資租賃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綜保區新舊業態轉型升級;建立自貿片區管委會與新區管委會,自貿片區部室(單位)、運營公司與新區職能部門、鎮街、運營公司的協作配合機制;迅速推進財政體系確立后相關經濟運行、經濟統計、規劃審批、土地管理等工作機制的理順;完成自貿片區范圍內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產業布局、統一行政審批、統一綜合執法“五統一”。

(二)聚焦“營商環境”,提升引商安商穩商能力。

設立專業服務平臺。學習借鑒上海外高橋模式,選派精兵強將成立服務平臺公司,以市場化、集中化運作提升企業營商資源要素配置水平,為企業提供有粘性、溫度和質量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探索建立部室(單位)-公司雙向評價機制,尋找工作“堵點”“痛點”,下足功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完善“一網通辦”平臺,打造“自貿全鏈幫”服務平臺;繼續推廣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全覆蓋工作,試點企業“歇業備案”制度,創新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制度落實外商投資告知承諾試點工作推進信用企業名稱注冊登記制度改革;推廣電子證照,健全信息保護體系,全面落實“好差評”制度,優化不動產登記流程。

健全數字保障體系。推進數字平臺建設,統籌片區全域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工作;依托大數據與云計算,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片區社會化信用體系;高效整合數據資源,標準化整合規劃、土地、企業、載體、項目、配套、服務、政策等數據信息,建立數字地圖指標體系依托自貿片區政策、功能、區位優勢,搭建數字化雙向投資平臺;完善經濟運行和調度工作機制,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統籌調度等,推動建立數據網絡和信息化建設。

(三)實施“項目落地年”,確保筑基工作終端見實效。

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落實。錨定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加快存量項目建設、推動增量項目落地,對80個重點項目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搭建起“拿地即開工”通道,加快推進項目各建設環節手續辦理,大幅度提高項目審批效率;針對閑置地塊、老舊樓宇積極謀劃一批城市更新和新產業項目。

引進并落地一批優質項目。高標準建設國際資源配置中心,出臺發布《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招商白皮書》,聚焦航運物流、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引領性行業,大力發展海洋服務業、現代金融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推進政策兌現信息化平臺建設,實行“政策立享”服務機制;在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項目領域持續實現突破,穩住外資利用規模,優化外資結構,面向日韓等重點國別實行重點靶向招商。

提升并落實外貿結構質量。疊加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及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政策紅利,著力促進進口貿易產業提升;優化外貿結構,深化與“一帶一路”、RCEP協議國家尤其是日本、韓國等經濟體的經貿合作,開拓深耕多元市場;加快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跨境電商平臺建設,促進9710/9810業態做大做強,創新發展服務貿易,爭取復制北京、上海、海南等自貿試驗區政策試點;爭創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四)堅定不移推進“三地”建設,強化片區現代產業體系。

繼續建設“航貿金耦合發展主陣地”。依托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優化航運、貿易、金融互動生態系統,實現金融服務能級產業相互融合貿易通道和網絡的突破;加快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和陸海空鐵多式聯運發展;推進海豐國際一攬子項目建設,與山東港口集團共建船員管理中心項目建設,加快打造綜合海事服務基地;搭建完善的高端智能航運物流服務體系,培育國際一流的現代港航物流業市場環境。推動山東大宗交易市場項目實現磁吸效應,爭取年內集聚會員單位不少于200家,在輕質循環油、橡膠、棉花等品類開展業務,并探索有色金屬和稀土等特色指標領域;聯合海關推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大宗商品生態體系建設,支持中倉登開展倉單標準化和倉單登記體系建設;引入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實現貿易統計分析預警功能。繼續爭取FT賬戶試點,促進融資租賃行業健康發展,出臺供應鏈金融扶持辦法,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利用金融科技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金融機構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共同開發個性化、特色化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好發揮服務產業作用;建設適應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風險的監管體制,完善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機制。

繼續建設“新消費發展策源地”。加快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服貿港、商務城,營造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發展的創新環境、鼓勵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大力推動金融、專業服務、科技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服務貿易發展積極建設高端跨境消費中心,爭取實現文化貿易突破式發展;借助日韓地緣優勢,創新發展全球領先的醫療美容健康產業,推進進口非特化妝品備案中心和醫療器械檢測審評(青島)分中心建設。推動跨境電商突破寵物食品、進口醫藥等新品類,加大對MCN機構等在線新業態的培育引進;加快三期北閘口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通關一體化建設,充實完善青島自貿片區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模塊;成立青島自貿片區跨境電商企業協會。

繼續建設“先進制造業集聚地”。統籌片區全域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工作,建設數字平臺地理信息庫及應用體系,開展數字經濟研究并制定發展規劃,做好各部門系統應用開發工作;推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和集成電路產業“筑基強鏈”,出臺產業規劃及配套政策;培育工業轉型發展,推動工業樓宇經濟發展;依托海爾卡奧斯COSMOPlat和賽輪“橡鏈云”賦能帶動,推動片區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培育“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探索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推動搭建科技成果集聚平臺,設立海歸創業聯盟;新建一批眾創空間和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養,加大獨角獸、瞪羚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力度;推動臨港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換效能。

繼續推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高地。制定出臺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相關政策,探索建立并推廣現代海洋經濟統計體系;加快國家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加大海洋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依托華大基因、正大制藥等重點項目,大力推進國家海洋藥物中試基地、藍色藥庫研發生產基地建設;優化研發試驗用特殊物品的綜合查驗和檢驗檢疫流程,支持中英生物醫藥研發平臺等藥品研發機構、研發團隊、生產企業參與藥品上市許可人試點;聚集提升海工制造等核心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研發加工能力。

(五)推進“招商再提質”,強化重點項目帶動式發展。

以產業鏈思維提升招商水平。利用綜保區21條,支持區內現有保稅維修項目拓展業務規模,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檢測、全球維修、再制造等業務;以醫療器械、半導體裝備等高端制造業為突破口,依托自貿區試點任務大力發展醫療器械、半導體裝備的研發、制造、貿易產業鏈條,在高端制造業領域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以國際化視野拓寬招商半徑。加快推動青島日本“國際客廳”、德國客廳運轉提升,發揮青島自貿客廳作用,開展定向招商推介活動;加強同德國企業中心、中國德國商會、日中經濟協會、日本企業家聯合會等團體合作,深化與德國、日本、韓國等使領館、友好州市等機構溝通聯絡,探索成立常態化雙向交流合作機制。

以市場化手段優化要素配置。與國際國內行業頭部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知名智庫、行業協會等建立市場化、精準化、鏈條化的靶向委托招商合作關系,拓展招商引資渠道。搶抓RCEP及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等重大機遇,搭建數字化雙向投資平臺;鼓勵國有公司通過資源整合、企業重組、國企混改等方式建立富有活力、專業化的“園區運營公司群”參與片區開發建設。

(六)增強“科創策源力”,提升“攻堅+落實”發展后勁。

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努力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創新中心,設立青島自貿片區海歸創業聯盟,打造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新建一批雙創空間和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加快建設中德工業大學(籌)等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先進制造、海洋生物等科技創新中心(實驗室);用足用好新區乃至全市高校優勢資源,高起點規劃青島自貿片區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

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科研研發投入;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精準扶持一批獨角獸、瞪羚和創新型冠軍、隱形冠軍及小巨人企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效,爭取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重大突破。

聚集一批創新型人才。堅持通過“賽會展”等多樣形式引才聚才,持續舉辦基金與項目對接路演等活動,推動創業創新團隊項目落地;與國內知名獵頭公司合作,實施全球獵才行動;支持設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不斷提升青島自貿片區高端人才與先進產業發展的匹配度;爭取在“兩院”院士、“泰山學者”“長江學者”等關鍵人才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包头市| 子洲县| 远安县| 璧山县| 申扎县| 苍南县| 武宁县| 封丘县| 秦皇岛市| 桐柏县| 根河市| 日照市| 枞阳县| 永春县| 郓城县| 灵山县| 长春市| 阜南县| 平阴县| 芦溪县| 苍山县| 启东市| 伊宁县| 左云县| 三亚市| 米林县| 望江县| 辽源市| 丹凤县| 安图县| 永福县| 申扎县| 松江区| 东山县| 建德市| 马鞍山市| 汕头市| 武穴市| 睢宁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