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史志辦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地方志工作條例》和《山東省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聚精會神抓質量、抓進度、抓成果、抓落實,全面推進志書、年鑒、市情網、方志館和開發利用工作,全年編纂出版各級各類地方志成果40余部。在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中,青島市史志辦關于保障志書質量的“五輪十校制”經驗得到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充分肯定?!肚鄭u市志》精編工作全國首創,嶗山區“村村修志”工作成為全國地方志系統先進典型?!肚鄭u年鑒2014》《黃島區志》《東流亭社區志》、嶗山區方志館榮獲山東省優秀志鑒成果獎,全市史志工作走在了全國、全省的前列。
一、年度業務職能目標完成情況
?。ㄒ唬┩瓿伞肚鄭u市志(1978~2005)》經濟上卷、經濟中卷評審稿。目前,《青島市志(1978~2005)》(8卷)已出版5卷、通過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終審1卷,今年完成最后2卷——《經濟上卷》《經濟中卷》評審稿,為2017年提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第二輪修志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經濟上卷》共16篇,涉及工業經濟、工業行業、農村經濟、鄉鎮企業、種植業、畜牧業、海洋漁業等內容,約91萬字;《經濟中卷》共12篇,涉及商貿流通、對外經貿、旅游、交通、郵電等內容,約67萬字。本輪修志斷限是1978~2005年,這一時期正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是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結構調整、經營機制轉換以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就《青島市志》編修而言,全市經濟管理部門職能轉變以及工業主管部門轉體等,也為史志資料征集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一年來,我們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收集查找已缺失的資料,并積極爭取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重點工商企業的支持,保證了修志進度和質量。一是創新編纂方式,確立了“面與點相結合,兼顧規模企業”的編纂思路?!懊妗本褪菍θ泄ど虡I各個行業的改革發展歷程進行全面系統記述,突出“青島特色”?!包c”就是在每個行業中選擇若干個重點企業進行重點記述,講好“青島故事”。“兼顧規模企業”就是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相當規模的企業進行列表記述,綜合反映全市工商業的發展概貌。這一創新舉措,解決了長期困擾第二輪修志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促進了志書編纂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實行開門修志,匯聚行業領導、專家的經驗和智慧。今年以來,我們多次召開工業行業協會征求意見會、鄉鎮企業篇專家座談會、商業篇志稿評議會和商業企業志編修人員會議等,征求有關領導和行業專家的意見建議,請他們對志稿進行資料補充和審修把關。另外,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小規模“一對一”培訓,先后分八個批次對入志的92家工業企業和52家商業企業修志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使90%以上的企業初稿達到“記清發展脈落、記全重大事件、記好重要人物、突出企業特色”的編寫要求。三是整合全辦力量,實現總纂質量和進度雙提升。《青島市志(1978~2005)》進入總纂后,總編室領導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會,聽取各卷工作進展,分析解決難點問題。各卷編纂組成員堅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多次到市檔案館、市圖書館以及有關單位檔案室查找、核實歷史資料,對志書初稿進行反復修改。為加快工作進度,各編纂組成員經常加班加點,按照編修計劃完成各節點工作任務。
?。ǘ┩瓿伞肚鄭u年鑒2015》以及區市年鑒編纂出版工作。《青島年鑒》創刊于1988年,至今已連續出版28卷。今年,我們加強與全市近400個年鑒撰稿單位溝通協調,努力縮短編纂周期,提升出版質量,于8月底按期完成印刷出版任務?!肚鄭u年鑒2015》共設23個欄目,正文稿443篇,內文照片22張。為進一步增強年鑒的時效性、權威性、實用性和可讀性,我們組織開展了學習全國優秀年鑒活動,按照“尋標、對標、達標、創標”的要求,從編纂理念、框架結構、組稿方式、組織運作等方面進行改造創新。實行“以流程掌握進度、以環節控制質量”編審校模式,通過初編、第一輪統編、第二輪統編、合成排版后兩次校對、初審后兩次封閉校對以及全書定稿后的精確校對,確保《青島年鑒》的編纂質量和周期。
我市進一步加強對全市年鑒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市區)綜合年鑒全覆蓋。今年,全市10區市完成綜合年鑒出版工作。指導市衛生計生委、青島水務集團、青島卷煙廠等單位開展年鑒編纂出版等工作。開展了《市南年鑒2015》《中國帆船之都年鑒2009~2012》代理編纂出版工作;承擔并完成了《山東年鑒2015》《中國城市年鑒2015》等期刊的供稿工作及其他相關業務工作。
?。ㄈ┰鷮嵶龊玫谝惠啞肚鄭u市志》精編工作。根據市政府要求,《青島市志》精編本以第一輪《青島市志》69卷1400萬字為資料基礎,計劃精編出版8卷約600萬字,并與第二輪《青島市志》8卷本一起,形成內容貫通古今、裝幀風格一致的16卷大型歷史文獻。在組織形式和編纂方法上,我們實行“專家帶課題、專家帶徒弟”全新編纂模式,每卷聘請一位修志專家,配備1~2位助手,以老帶新,以新助老,優勢互補,提高編纂進度和工作質量。同時,堅持繼承與創新有機統一,在不丟失重要資料的前提下,以全新的視角進行壓縮整合、勘誤糾錯、查缺補遺和規范統一。目前大事記卷已經出版。今年,重點抓好文化卷和經濟管理卷總纂出版工作,其中文化卷7篇50萬字以及照片223幅、圖表18張。經濟管理卷13篇70萬字、圖表131張。文化卷于今年送印出版。
?。ㄋ模┓e極推進區市志編修和基層修志工作。加強對區市志編修工作的指導和推動。目前,我市已出版7部區市志,其余4部區市志正在抓緊編修。其中,《市南區志》完成總纂稿的70%,《市北區志》《膠州市志》完成初稿編纂,《膠南市志》》完成初稿編寫。同時,廣泛開展街道(鎮)志、村莊(社區)志、部門志等編纂工作。嶗山區的“村村修志”工作任務過半。啟動了“校校修志”工程。城陽區在完成所屬8個街道志書編纂后,啟動了村莊(社區)志編修工作。黃島區啟動村志編修試點工作,并得到區政府財力扶持。即墨市啟動了各鄉鎮以及拆遷村莊的修志工作。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街道(鄉鎮)、村莊(社區)志編修工作逐步推開。年內,全市可出版街道(鎮)和社區(村)等地方志書30部以上。
?。ㄎ澹┥钊腴_展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一是《青島世園會志》編纂工作。為全面、準確、系統地記錄青島世園會的申辦、籌辦、舉辦全過程,市史志辦與青島世園會執委會、青島世園集團聯合開展了《青島世園會志》編纂工作。今年,完成《青島世園會志》總纂稿72萬字,收集整理照片800余幅。二是市情網站建設。制訂和實施了《青島地情網站管理規定》,對網站欄目設置進行優化,增設《青島年鑒》欄目PDF版,為市民閱讀瀏覽市情資料提供了方便。今年,市級網站共新增資料3400余萬字,各區市網站新增資料900余萬字。三是《史鑒》期刊編纂與發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們組織完成15處紀念設施、遺址,8名抗戰將士傳略,90余幅抗戰大事圖片以及9篇口述史等資料工作。在《史鑒》期刊中開辟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專欄,連續刊登12篇文章,宣傳青島市抗戰歷史事件和抗日英模人物?!妒疯b》期刊面向全市各級黨政領導、部分大企業負責人、198個《青島市志》承編單位,全市166個鎮、街道一級的行政單位,以及各市區交通、旅游公共場所等發放。全年編纂《史鑒》期刊4期,發行10000冊以上。
二、上年度市民代表提出意見建議辦理及采納吸收情況
上年度,我辦收到市民“關于青島市統戰文化歷史資源挖掘及傳承發展的建議”和“青島應該積極準備做好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活動”2條建議。史志辦對辦理市民建議關注高度重視,安排專人與提建議市民進行聯系,認真傾聽意見,積極表示配合主辦單位落實辦理措施。目前,兩項市民建議全部進行了回復。
三、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當前,青島市史志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習貫徹《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山東省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不夠深入,修志用志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二輪修志進展不平衡等。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積極措施,不斷改進工作:
(一)突出主線,將“一納入、八到位”落到實處。《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和《山東省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地方志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于推動地方志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要深入貫徹落實兩級《規劃綱要》精神,以“一納入、八到位”為主線,力爭將史志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推動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機構到位、編制到位、經費到位、設施到位、規劃到位、工作到位,為全市史志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ǘ┚劢怪鳂I,扎實做好志鑒編纂工作?!渡綎|省地方史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提出,力爭2018年完成省市縣三級第二輪修志任務、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全覆蓋。青島市要按照“兩個全面”的要求,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質量要求和時間節點,強化工作措施,突破重點難點,確?!兑巹澗V要》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要著力抓好《青島市志(1978~2005)》經濟上卷、經濟中卷評審、修改和校對工作,爭取提前1~2年完成出版任務。要加強對《市南區志》《市北區志》《膠州市志》和《膠南市志》編纂工作的業務指導和工作督查,按時完成編纂出版工作。要加強對10區市綜合年鑒工作的指導和管理,提前實現“一年一鑒、公開出版”的要求,努力走在全省工作的前列。要積極扶持和指導名鎮名村志編修工作,鼓勵具備條件的區市全面開展街道(鎮)志編修,鼓勵和指導做好行業志(年鑒)、專業志(年鑒)以及企事業單位志(年鑒)編修工作。
(三)全面推進,積極構建“五位一體”史志事業發展綜合體系。要按照構建修志編鑒、理論研究、質量保障、開發利用、工作保障“五位一體”史志事業發展綜合體系的目標要求,立足青島實際,著力補齊短板,努力擴大優勢。一是以青島市情網站、區市方志館等基礎設施為依托,廣泛開展地情信息服務。二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逐步將年鑒工作著力點逐步向業務指導、內容審讀和質量評價轉變,進一步提升全市綜合年鑒質量和服務效能。三是發揮《史鑒》《嶗山春秋》《即墨古今》《城陽縱橫》等刊物的陣地作用,利用志書進學校、進社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普及歷史知識和地情信息,提高全社會讀志用志水平。四是大力開展業務培訓,逐步提高全市史志機構修志人員的業務能力。同時,進一步加強青島市史志專家庫建設,發揮社會力量在史志工作中積極作用,全面提升地方志事業發展能力和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